唐荣老师在第三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会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并荣获二等奖

时间:2015-11-06  浏览:641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主办,武汉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承办的“第三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于10月30日-11月3日在武汉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召开。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是以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以其他音乐学科、人文学科及一切有助于本学科建设发展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为参照和延伸,促进我国音乐分析学研究的学科建设,推动我国音乐研究、教学、评论、创作的发展。由全国从事音乐分析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中文全称是“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英文译名是“Chinese Association of Musical Analytics”,其缩写为“CAMA”。
    此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关于音乐分析“方法”的概念,引导相关学者对“音乐分析”的观念逐渐形成一个更为深入和准确的定位。因为,音乐分析,创作需要它,演奏需要它,音乐史需要它,音乐语言更需要它,它是所有音乐学科不可分割的最根本的基础。在此次举办的“第三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比赛”中,我院唐荣老师的学术论文《集合复合型结构与集合类属性质的双重分析效能验证——以威伯恩〈六首音乐小品〉(Op.9,no2)的音高结构分析为例》,经过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聘请的十二位由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担任评审委员的初评与复评两轮角逐(均为匿名评审),从中央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上海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武汉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沈阳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等十三所音乐艺术高校共55篇参赛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排名第一,博士组)。
    11月2日唐荣老师在研讨会上发表并宣讲了参赛论文,文章紧扣会议主题“分析方法”,运用数学集合论的原理,对无调性音乐作品音高结构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自由无调性的音乐作品中,作品的音高参数的深层结构关系如何组织?集合复合型是如何联系各个段落、揭示作品的背景结构?再进一步,能否将集合的和声种类进行归属,进而阐释整体的和声风格特性及结构特征?“集合复合型结构”与“集合类属理论”这两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及分析效能如何?文章围绕着上述问题,以威伯恩《六首音乐小品》(Op.9,no2)的音高结构分析为例,通过对作品中集合复合型结构的揭示,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合类属理论的方法为集合分析的结果提供多重分析效能的验证,并初步回答并探索了上述问题。文章受到业内专家一致好评,会议期间唐荣老师还与国内外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会议开幕式)


(宣讲论文)


(中国音乐分析学会副会长、武汉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志敏教授颁奖)


(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分析学会会长、中央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副院长叶小钢教授赛后合影)


相关链接:
2015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论文比赛赛制及评分规则:http://cm.whcm.edu.cn/info/1006/1142.htm
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比赛初赛结束
http://cm.whcm.edu.cn/info/1013/1143.htm
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比赛进入复赛论文标题目录
http://cm.whcm.edu.cn/info/1006/1145.htm
2015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论文获奖名单http://cm.whcm.edu.cn/info/1006/1156.htm
Baidu
map